在漁業服務公司綜合維修部,有一位面容和善、頭發花白、精神閃爍,經常身穿工作服,手拿修理工具的老同志———他就是焊工張賢寸同志。他待人真實誠懇,工作兢兢業業,同志們都愛稱他為“阿寸師傅”。今年59歲的他總是主動到維修一線搶著干活,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對車間交給他的工作都是認真仔細地去完成。
今年5月份的一個星期天,漁業服務公司1號碼頭的引橋部分地方因老化引發塌陷,綜合維修部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修,張賢寸師傅當時正在家中休息,當他一聽到這個消息,就立馬從家里趕到車間,二話沒說就拿起工具到搶修現場。此時正是下午,灸熱的太陽把引橋鐵板烤得火燙,放一把青菜就能烤熟,面對繁重的搶修工作,他和工友們拿起工具,這邊一敲,那邊一焊,為不影響碼頭運輸工作,他和工友們流著汗、餓著肚子一直干到晚上7點多鐘,他沒有一句怨言,當搶修工作結束后,他總算松了一口氣,笑著說道:“總算完工了。”他那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深受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
張賢寸同志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工友們都知道他工作敬業,就連他的愛人也埋怨道:“嫁給了他,就等于嫁給了他的工作。”今年7月5日,他愛人原患糖尿病,此次發現腎內出血,他準備陪愛人去上海的醫院看病治療。去上海的前一天,辦好請假手續的他聽到港務工程部挖泥船吊機轉向軸斷裂要進行搶修這個消息,他立刻想到挖泥船沒有吊機就無法開展工作,又想到自己工作部門修理人員又缺少。他耐心細致地做通了滿腹怨言的愛人的思想工作,托咐親戚陪同自己的愛人到上海看病,他自己又轉身投入了挖泥船吊機轉向軸斷裂搶修工作,同志們勸道:“阿寸師傅,你要陪老婆到上海看病,快回去呀!”他說道:“老婆已經有人陪同到上海去了。”這種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工友們,經過幾天的努力,終于完成了搶修工作。
維修工作是一個苦差事,不管節假日,還是在夜里,只要單位發生設備損壞要維修或搶修,而他的身影總是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他那種吃苦耐勞,忘我的“老黃牛”工作精神,贏得了同志們的尊重,他本人還連續幾年被公司評為“先進生產工作者”。